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清晰擘畫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圖景,明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改革路徑。鄂爾多斯市教體系統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推動全市教育綜合改革,建設國家西部教育強市的總抓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遠謀劃,前瞻布局,以扎實舉措加快構建優質普惠、多元特色、融合均衡的高質量教育體系。
一、聚焦教育的政治屬性,完善全面培養體系
創新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打造18條市級精品路線。2024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活動982次、覆蓋24萬余名師生,青少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更加堅定
博魚boyu體育官網。因“沙”而生的思政課典型案例得到王莉霞主席批示,在全區推廣。全面啟動校家社協同育人改革。出臺《鄂爾多斯市“暖城家教”校家社協同育人品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鄂爾多斯市“千師訪萬家”家訪工作實施細則》,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設每學年4次8課時家庭教育課程,配發家庭教育《牽手兩代》教材1萬余冊,校家社協同育人體系正在形成。著力推動體教融合改革。在80所中小學試點推廣體育選項走班制、跨學科融合體育課程。開展俱樂部進校園活動7000余次、世界冠軍進校園活動4次,覆蓋青少年35萬人次。創新實施“零點體育”晨鍛煉活動,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提高至93.15%。深入推進學生評價改革。落實初中生、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揮棒”由唯分數轉向多元綜合。全市70所初中44572名學生和24所普通高中32829名學生參與線上評價。

二、聚焦教育的人民屬性,優化區域資源配置

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1.4%,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75.7%,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9.4%。深化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改革。打造教育集團64個、區域優質教育集團試點20個、涉及學校166所,義務教育學校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73%。推動35所農村牧區小規模學校與優質結對校開展語數英學科同步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推動13所縣中與自治區示范及市直屬高中開展結對幫扶,引進北京人大附中等優質教育資源開展深度合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啟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在達拉特旗第一中學、準格爾旗世紀中學試點建設化學和生物學專業實驗室,共招生23人,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渠道。強化校園長、教師隊伍建設。出臺校長職級制實施辦法,推進中小學“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核心區優秀副校長與西部四旗校長雙向交流制度,選派50名優秀中青年教師到西部旗區、農村牧區學校和城郊薄弱校開展支教活動。啟動“三名”培育工程,連續2年評選“名師”“名班主任”“名校園長”,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三、聚焦教育的戰略屬性,升級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
優化調整專業設置。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市委“三個四”工作任務,著力提升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與鄂爾多斯主導產業的契合度和適配度。2024年全市中高職院校新增4個專科專業、3個中職專業,停招緩招6個專業,高職新增招生計劃1516人,全市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1.31%。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新成立1個產業學院,新增校企共建實訓基地4個,與20余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定向培養協議,累計建成產業學院14個、緊密合作企業達200余家,職業教育專業對重點產業鏈覆蓋率達到83%。合作共建發展高等教育。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鄂爾多斯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內蒙古研究院落地運行,內蒙古工業大學新能源學院已開工建設,并招收本科生400人、碩士研究生90人、博士研究生10人,實現我市高等教育碩博招生零的突破。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市教體系統將全面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關于教育綜合改革的重大任務,樹牢“改革沒有局外人旁觀者”的觀念,拿出“要登絕頂莫辭勞”的勁頭,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和鄂爾多斯打造“四個世界級產業”貢獻全部智慧和力量。